
新闻资讯
rhIL-12在恒河猴中重复给药14周:毒性评估

2024-03-13 08:57

583
9月28日,以康立泰生物医药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“The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rhIL-12 for 14 weeks in rhesusmonkeys: A toxicity assessment”文章在《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》杂志上正式见刊,影响因子IF为3.3。
白介素12(IL-12)通过促进免疫系统内T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而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,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和急性放射综合征的防治。然而,临床试验已经观察到了与使用IL-12相关的全身毒性,这搁置了将其用作癌症治疗药物的开发计划。为了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,有必要遵循国际协调委员会(ICH)、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或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(NMPA)等监管机构发布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相关指导原则,对反复使用IL-12的毒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估。
本研究根据ICH S9《抗癌药物非临床评价指南》中概述的建议,整合了最近的非临床和临床疗效和安全剂量,以及IL-12的固有生物学属性,建立了三种不同的给药剂量方案(低、中、高剂量),为临床试验提供全面的参考数据基础。
实验结果显示,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一些动物表现出稀便、活性降低和贫血等症状,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肝功能指标(AST和TBIL)有短暂性升高。但这些变化在恢复期被逆转。各种免疫因子,如免疫球蛋白、补体和T淋巴细胞亚型,显示出与rhIL-12药理作用相关的变化。此外,恒河猴对rhIL -12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原性反应,但未观察到免疫毒性。
毒理动力学结果显示,首次给药后皮下注射rhIL-12呈现基本的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,但有趋于饱和的趋势。最后一次给药后,由于抗体的产生,在任何剂量组的血浆中均未检测到rhIL-12。因此,恒河猴皮下注射rhIL-12三个月时,NOAEL为0.5μg/kg,HNSTD为7.5μg/kg,毒性的主要靶器官为造血系统和肝脏。然而,这些效果是短暂且逐渐减弱的,并在给药中后期恢复。
以上研究结果表明,在恒河猴体内重复注射rhIL-12三个月后,除中、高剂量组的一些动物出现一过性便秘、活动度降低、一过性贫血和肝功能指标升高外,未观察到与给予rh IL-12相关的明显病理变化。即使在猕猴体内的剂量是有效实验中确定的有效剂量的150倍,也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。另一方面,本实验还证实了反复给予rhIL-12并未显著提高干扰素-γ水平(一些研究将IL-12的全身毒性主要归因于干扰素-γ的诱导)。
本研究展现了IL-12良好的安全性,为今后IL-12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,并有可能探索更广泛的治疗应用。